时间:2025-10-27
引言:全球化品牌的“关税风暴”
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跨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税政策冲击。截至2025年10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企业预计将承受超过350亿美元的财务冲击,这场由美国对华关税大幅提升引发的贸易风暴,正在彻底重塑全球品牌的竞争策略与生存法则。
上海硕呈认为,在关税飓风中,品牌战略的精准定位与营销策略的灵活性成为企业能否逆势增长的关键分水岭。掌握了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这已成为2025年全球化品牌的必修课。
01 新一轮关税冲击波: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2025年3月起,美国政府分阶段对华加征关税,截至10月,美国对华关税综合税率已从39%升至54%,部分商品甚至面临104%-145%的税率。价格优势的急剧缩减,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品牌价值主张与市场定位。
GLG格理集团对300余位亚太地区企业高管的调研显示,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已成为对其业务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特别是在中国,所有受调研行业中超过65% 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寻求开拓美国以外的目标市场,这意味着品牌需要重新定位其全球化战略。
品牌战略启示: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品牌的价值主张。当价格优势不再,品牌必须从“性价比”定位转向“价值创造”定位,通过强化品牌情感连接与价值认同,来抵消关税带来的价格劣势。
02 风险对冲的认知陷阱:那些看似完美的伪对冲
在风险对冲的实践中,许多企业陷入了认知陷阱。品牌定位的单一性往往使企业在风险来临时更加脆弱。
供应链搬迁绝非品牌战略的万能解药。以中国光伏企业为例,其曾因欧美“双反”政策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但简单的产地转移并未解决品牌价值问题。当2024年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后,这些企业意识到,品牌的地域关联性需要通过更深层的价值主张来化解。
价格战对品牌资产的侵蚀同样令人警醒。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中,过度依赖降价争夺份额,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更严重的是削弱了品牌的中高端定位。这种品牌价值折让会导致长期难以修复的品牌形象损伤。
真正的品牌风险对冲,需要建立多元化品牌架构与产品矩阵,使品牌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价值一致性,同时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应对区域风险。
03 构建多维韧性:超越传统思维的策略组合
品牌价值主张的重塑
在关税压力下,成功的品牌正在从“产品营销”转向“价值营销”。某领先电动车品牌在欧洲市场面临高关税时,没有选择降价,而是强化其“科技领先”与“可持续出行”的品牌叙事,将关税增加的成本重新定位为“对卓越技术与环保承诺的投资”。
这种品牌价值重构使消费者将注意力从价格转移到品牌所提供的独特价值上,有效降低了价格敏感度。
品牌架构的战略性调整
面对不同市场的关税政策,智慧的品牌正在采用差异化品牌架构应对挑战。一些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或建立区域子品牌,在保持母品牌核心技术的同时,赋予区域品牌更多本地化特色。
这种“全球化品牌平台+本地化品牌表达”的策略,既保持了品牌的规模效应,又增强了本地市场的亲和力。
品牌营销的信息转变
在营销传播层面,领先品牌正在从强调“物美价廉”转向凸显“独特价值”。技术性能、设计美学、可持续发展承诺等成为品牌传播的核心信息。某家电品牌在北美市场的营销中,强调其“本地化服务网络”与“长效品质保证”,巧妙地将消费者关注点从“产地”转移到“价值保障”。
04 品牌叙事与情感连接:关税困境中的破局之道
构建品牌情感保险
强大的品牌情感连接是应对关税波动的有效缓冲器。当消费者与品牌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对价格波动的容忍度会显著提高。某高端运动品牌在关税导致涨价时,通过强化品牌社群建设、增强用户归属感,成功维持了销售增长。
品牌应投资于故事化品牌叙事,将挑战转化为彰显品牌韧性与承诺的机会。某中国汽车品牌在应对关税壁垒时,发起了“全球化品质,本地化服务”的传播活动,通过讲述其全球研发、本地化适应的故事,强化了品牌的国际化形象与本地承诺。
品牌责任营销的价值
在当前环境下,品牌社会责任传播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强调品牌对本地就业、技术转移和社区发展的贡献,可以有效缓解因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负面联想。
某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积极宣传其对本地供应链的培养、对员工技能的训练,以及对环保项目的投入,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品牌形象,使产品获得了“溢价合理性”。
05 生态体系输出:从产品品牌到平台品牌
最高层次的风险对冲,是从产品输出升级为生态体系和商业模式的输出。
某中国企业在泰国不仅建立了生产基地,更构建了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包括充电网络、电池回收和能源管理服务。这种品牌生态扩展使企业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者”,大大增强了品牌的不可替代性。
在品牌营销层面,这些企业不再仅仅宣传产品功能,而是展示其如何通过生态系统为用户创造全方位价值。某中国科技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传播中,强调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产品参数,成功提升了品牌形象与价值感知。
品牌社群运营也成为应对风险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跨市场的用户社群,培养品牌倡导者,企业可以构建起一道抵御外部风险的“品牌情感防线”。当关税等外部压力出现时,这些品牌忠实用户往往成为品牌最坚定的支持者。
06 未来展望: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破浪前行
根据最新调研,半数消费品、食品和农产品出口商表示已将市场重心转向美国以外的地区。超过25%的企业采取了多元化品牌战略,包括针对不同市场开发专属子品牌、调整品牌定位等应对措施。
这场关税战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单纯依靠产品优势已不足以应对复杂贸易环境。成功的品牌证明,只有通过 “品牌价值差异化+营销策略本地化+用户关系社群化” 的三重布局,才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硕呈认为,品牌战略的前瞻性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智慧的企业正在将关税挑战转化为品牌升级的契机,通过强化品牌内涵、丰富品牌架构、深化用户连接,构建起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牌护城河。
变动不居的关税政策虽为全球产业带来短期不确定性,却也倒逼中国品牌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乃至“中国品牌”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品牌营销不再仅仅是销售工具,更是企业重要的风险对冲机制和战略资产。